幸福城邦文化行——
让建筑告诉你一段古老的文化
在中国文化中,和谐是最高的境界。当现代建筑遇上中国传统文化,如何将和谐之美呈现给世人,考验着美景人的自信和智慧。经历了两年多的精雕细琢和思想沉淀,如今,这座“150万平方米新中原精神城邦”,就像一颗镶嵌在城市东南的珍珠,已经发出了润泽的光芒。
和谐城邦 厚重中原
我国一位资深建筑理论家说:“如果一个国家、民族和地域在现代化、国际化的过程中失去了自我的识别性和凝聚力,那只会导向可悲的结局。”试想,如果一个城市的居民只知道白天在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墙高楼内办公,晚上到“罗马城”、“威尼斯花园”居住,他们会有多少本国、本民族、本地区的竞争精神?
正因为如此,美景置业将打造“150万平方米新中原精神城邦”作为伟大使命,深深根植于中原文化的沃土中,为中原文化地产书写了一个个传奇之笔。从以龙为图腾设计出的“郑州之门”,到以玉璧为设计思想的“郑州之璧”,以及美景鸿城建筑本身独具的“新中原风格”,不仅肩负并传达着新中原精神城邦的建筑理念,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原文化的厚重与美。
3月底的一天,带着对“150万平方米新中原精神城邦”的憧憬,记者来到了美景鸿城。“郑州之璧”一如既往地悬空而立,让人不禁遐想,当夜幕降临,内部灯光开启,它将绽放怎样的光芒。
踏着石路走至玉璧腹处,拾木阶而上,来到“郑州之璧”的怀中。其中摆设一色的仿古、木红,雕花的靠椅、竹子的屏风。菱格窗被用到了天花板上,为的是让光线自然写下来,玉璧之中不必开启一盏灯,真正的低碳。
然而玉璧之中也有现代产物,一部电梯上上下下地送着客人,却用铁质窗棂格包围着。这种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,真真巧妙。
“郑州之璧”最外一层的玻璃上,以小纂体演绎着《诗经》。站在“郑州之璧”的怀中,隔着《诗经》,邀望对面巨大的建筑,观想脚下的千亩绿地和七里河,我不禁想起了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;有位伊人,在水一方……”或许美景鸿城里那绿的景、动的水、美的人,都是“伊人”的一部分。
走在鸿城 把脉传统
“郑州之璧”,还只是美景鸿城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缩影。
美景鸿城位于中州大道东侧。中州,中轴,你想到了什么?古老的皇城,无不是以一条中轴线展开,进行对称、围合式布局。中州大道是郑州市的中轴线,连接着新城、老城的过去和现在。而今,在中州大道的东侧,一座“城中城”正在悄然诞生。
如果你是有心人,可以找来一张宋都城的图纸,与美景鸿城的规划图相叠,结果是你一定会惊诧不已。他们那么相像,亦有中轴线,亦是对称、围合式布局。不得不说,美景人视传播中原文化为使命,对中原文化与建筑相结合到了一种痴迷的态度。
作为和谐城市的代表,如今的美景鸿城一期外形渐现。其撷取明末清初大家风范,融合现代建筑品位,造型简练,以线为主。立面线条挺而不僵,柔而不弱。外立面上,以透雕技法,演绎出明朝窗棂格的风韵。据了解,一期建筑,正对大门将矗立一面独具一格的“影壁墙”,使大门外气流缓缓渗入,与庭院的“流速”相协调,暗合风水学追求的“婉转、曲折和源远流长”,这种手法在我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中多有采用。
转过“影壁墙”,会发现楼栋单元入口之间,用高大的红色回廊自然连接。这种创意,取自中国园林建筑艺术,却以现代的材质和科技进行构造。它对社区空间的格局、体量的美化起到重要作用。
瞧,就是这样,方方面面都力求做到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结合。
今兮古兮 梦回大宋
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·芒福德在其力作《城市发展史——起源、演变和前景》一书中,特别引用了中国古代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作为未来城市理想的说明图,并充满激情地写道:“如果生命胜利了,未来的城市将有(当然只有极少的几个城市具有)这张中国的《清明上河图》所显示的那种质量:各种各样的景观,各种各样的职业,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,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特有属性——所有这些能组成无穷的组合、排列和变化,不是完善的蜂窝而是充满生气的城市。”
从美景鸿城的商业规划中,大可找到清明上河图的风光。
沿七里河布局,滨河商业带更添神采。效仿唐宋街巷里坊之空间布局,顺势七里河自然延伸,重现滨河汴梁风情,再以新格局融汇民间绝活、地道小吃、老字号等本土业态。当闪烁的霓虹伴着历史的气息倒映在河中,漫步街上,恍若穿越时空。
今兮?古兮?一朝惊醒,梦回大宋。
如此一来,谁还能说,建筑是冰冷的?我曾向美景鸿城项目的一位负责人发问:“为何定位于新中原文化精神城邦,你们要做到的究竟是什么?”他回答我:说:“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,一点不夸张。河图洛书、姓氏文化、园林文化,都是从中原传出去。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,我们有责任给它以更现代的传承、诠释和展示,因此,美景坚持用建筑品位文化。”
当建筑被用来诠释传统的中原文化时,一树一景、一砖一瓦、一廊一桥全都有了灵动的风骨。每一处转角,每一道回廊,都似在讲述一段古老的故事,勾起你无尽的遐想。
这,就是“150万平方米新中原精神城邦”的精髓所在。
房子一如美人,也讲眼缘。
第一眼见到美景鸿城,就能动心的,我想大概有三种人。
一是钟爱传统文化的人。明朝、宋朝,对称、围合,老字号、老商铺,美景鸿城融入了太多传统符号,定让钟爱传统文化的人一见倾心。
二是强烈追求归属感的人。大盘、大企业,院落、回廊,一次错过也许就会永远错过。
三是独具慧眼的人。临水、千亩绿草地、地标、三环、文化内涵……可圈可点的太多,如此稀缺又不贵,再见应该就是永远。
附:
鸿城大事记